找到相关内容175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定心之法

    ldquo;人之初,性本善"。佛教则认为人类的本性,生来并不纯一,是多样性的。但儒家和佛教的共同点是相信教育和人类自我的改造力。中国的法家和佛教的一个共同点是在治人类的劣根性上,使用法律以治身,但佛教强调治...

    圆慈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0141720.html
  • 身心不二的佛教健康观

    历来以医治躯体疾病为主,基本上治身不治心。世俗文化,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世俗文化,具有重物轻心、重身轻心的严重倾向,社会人士注重养生健身以求祛病延年者,要比注重修心养性、关心心理健康者多得多。各种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052708.html
  • 寺院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

    道家治身,佛家治心。这实际上是片面的,佛家也有不少身体调养的方法,而且身心调养本身也是不可分割的,当然今天人们的养生确实应从整个人体全面着手,不仅要善于调养身体,而且要善于调养精神,还要善于调养身心...

    杨玉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4756439.html
  • 佛教初传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和——读《牟子理惑论》

    的基础上。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(《老子》25章)虽是讲“无为”,却仍不失关注社会理想的入世品格。牟子在《理惑论》第四章也说道:“道之为物,居家可以事亲,宰国可以治民,独立可以治身··...

    黄夕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558776.html
  • 《岳麓山宗教史话》前言

    可以治国,佛可以治心,道可以治身。这正如清朝雍正皇帝在1731年所发布的上谕中概括:“域中有三教,曰儒、曰释、曰道,儒教本乎圣人,为生民立命,乃治世之大经大法,而释氏之明心见性,道家之炼气凝神,亦于我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561413.html
  • 《如何消弭冲突与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》

    不得,反求诸己”,在处事待人接物时,若产生矛盾,必须要承认自己永远是错的,别人永远都是对的;我自己要不断努力,改过自新。《吕氏春秋》说:“凡事之本,必先治身。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。为天下者,不...

    净空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0862304.html
  • 峨眉武术——中华佛教文化的瑰宝

    治心、治身、动静、攻守、审势、形势、戒谨、扎手、倒手、破诸器、身手法等等技法,大大丰富了 峨眉武术的理论。  特点  峨眉武术,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立身于中华武术之林,广为流传,历久不衰。与少林派、武...

    朱明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85362711.html
  •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

    治身,外可以应变,君子比德焉。”这是何等崇高得比拟!实际就是把它看成是一门大学问。君子可以用它来比照和规整自己的道德行为。这清楚地表明,古代武艺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,是中华文化重要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0762748.html
  •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

    ,儒家是治国(事)的,道家是治身的,佛家是治心的。  对于中国古代的这三家思想,南怀谨先生也曾经作过非常形象的比喻。他说儒道佛三家,分别开不同的店,儒家开的是粮食店,解决人的精神饥饿问题;道家开的是...

    慧静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066273.html
  •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

    教义,就其本质而言是积极的。   也就是说,儒、道、佛三家,有不同的功能。用北宋一位皇帝的话讲,儒家是治国(事)的,道家是治身的,佛家是治心的。   对于中国古代的这三家思想,南怀谨先生也曾经作过...

    徐小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767965.html